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北京教育(高教)》:增强高校与首都文化互动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校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8-06-29

《北京教育(高教)》2018年第6期报道:


增强高校与首都文化互动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钟俏莹 张普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首都高校与北京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时代特征,明确高校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2018年4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教育杂志社在北航高研学术坊联合举办“高校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就高校服务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高校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增强高校与首都文化互动,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迫切要求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指向性、引领性的重要作用。北京拥有丰厚的高等教育资源,据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北京高校有8所在“一流大学”名单之列,占比近1/5;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24所,占比超过1/4。北京密集的优质高校资源,为首都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的智力支持、强大的资源储备及良好的文化环境,理应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认为,高校与城市文化的互融、互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建、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优秀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方面联系日益紧密,需要引起我们的进一步反思与关注。大学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是城市组织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机构,能够对城市文化的构建提供持续的人才培养力、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广泛的社会服务力、深远的文化传播力。北京作为首都,应从文化建设视域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迫切需求出发,理性审视首都高校与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互动实质和新时代特征,从现实困境、机制探索、平台搭建、对策建议等维度,探索首都高校进一步参与、渗透、融合到全国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与举措,积极回应高校与北京城市系统化治理和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诉求。
       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院长李铁铮认为,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必须将首都高校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从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文化融合性、文化一体化四个密不可分的维度,提高认识、增强举措。首先,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对北京文化的归属感是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前提和心理基础。其次,首都高校林立,涵盖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校、北京市属高校等类别,北京市属高校的文化认同感高于其他类别高校,进一步激发了首都文化在所有高校中的认同感,是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条件。再次,高校文化作为首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的共融、共生对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最后,高校的文化内部整体化和校际一体化,可以有效激发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
       北京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亚兰认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都和高校应该从整体性、融合性和联动性三方面入手。一是整体性,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殿堂,高校履职尽责就是为整个国家、整个地区的文化作贡献;二是融合性,人才是制约地区发展的最大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需要人才的支持,高校与地区要处理好人才融合的问题;三是联动性,高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理论,首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代表着一种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高校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始终处于高度联动的体系中,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能解决体制机制等问题,最终落实到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战略任务中。  


顺应时代需求,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硬支撑”和“软支撑”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北京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大学文化是北京文化中非常重要、浓墨重彩的一笔。按照国际上对创意城市评价的佛罗里达“3T”指标,北京兼具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性(Tolerance)特征,高校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满文化活力和创意生命力。一方面,大学和社群文化之间的融合需要有“硬支撑”,针对现实中物理空间上大学文化资源的简单开放不够和不足,高校可依托现代互联网体系建立总分管制度,探索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机制;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公共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等痛点对症下药,充分发挥高校智库资源的“软支撑”作用,如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宁秋娅认为,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顺应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从高校角度来讲,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的积极作用。对于首都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是要研究和解决好高校的公共文化资源对外开放时,存在的心态偏向保守、被动以及体制机制不对接等瓶颈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文化诉求的日益提升。北京在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方面,空间、前景和潜力很大,但也存在重视力度不够、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必须从政府和高校的层面,从观念变革的高度,推动高校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建设、协同发展与开放互动,将高校文化资源纳入首都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统筹考虑,以机制和手段的创新,探索构建一个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环境。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焕喜认为,首都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涵,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作用的良好契机。这既需要体制机制的突破,在谋划和规划层面的观念更新;也需要政策和评价激励,整合高校和社会的文化平台、人才智库等资源,破解条块分割的现状,使各类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支撑和切实作用。  


建设文化高地,塑造文化形象,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蓝晓霞认为,高校作为北京城市文化高地的地位明显,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有作为。一方面,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责无旁贷。无论是作为首都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客体,高校在其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四个渠道,即学科服务、平台构建、人才储备和精神引领。其中,学科服务、平台构建和人才储备就是发挥高校人才高地、文化高地的积极作用;精神引领主要是发挥高校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通过高校一些原创文化品牌进社区等方式,对高校周边社区形成辐射作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曲茹认为,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北京未来文化发展,包括北京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积极发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形成、理念传播的智库作用,着眼于首都、高校与社会三个层面,加强理念形成和理念传播方面的研究;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研究课题的媒介作用,通过研究成果向政府、社会的推广,从而实现高校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最后,高校应该着眼于时政研究,根据现实文化需求提供策略,丰富文化供给,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味和质量。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郑以然认为,高校与其所在城市公共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所在城市公民素质提高和城市文化塑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都高校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注重以下四方面:一是高校要建立长期性、常规性和规范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对高校提出服务社会更高要求的同时,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二是高校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三是高校应开展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理论研究,着眼于北京实际情况,针对北京问题,面向北京未来发展,开展理论研究,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智库咨询;四是高校应该以更有保障的安全措施、便于管理的教育系统、较高的服务转化率,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输出,如开放校园数据库和图书馆等,实现与社会的资源共享。
       北京顺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胜建认为,北京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存在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文化产品单一过时、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高校深度参与首都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突破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壁垒,将高校优质文化资源嫁接到基层,推动高校文化下乡下社区,促进高校文化产品与基层社会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扩大基层群众的受益面。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锋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首先,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建立与共享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其次,高校要增强自身参与公共文化和文化建设的职能,高校是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决定了高校是否能更好地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去;再次,政府要畅通北京高校与首都地方部门合作的途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首都地方和部门出谋划策;最后,高校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优化增强大学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与实效。
       北京教育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李艺英认为,提升北京高校服务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应从政府和高校自身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应该对高校的能力和优势进行统筹整合和分配布局,为高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与计划。高校则应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长期、高效的作为,服务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针对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短板,进行摸底调查和深入排查,就首都高校相关资源、能力、优势展开调研,做好创新服务的界定和规划,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更具指向性、针对性的方案。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翔认为,高校和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就是政府层面应做好高校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分类指导,高校层面需要系统性地对图书馆、艺术馆和博物馆等文化平台资源进行顶层布局,与政府、社区协同推进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高校文化对社区生活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周边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品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治洲认为,当前高校参与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着主动性和系统性亟待提升、能力不足、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构建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创新环境,建立高校与政府合作共建的首都公共文化供给模式。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实现高校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服务。  


(作者:钟俏莹 张普彪,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