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长安长忆 乐道知归——记北航高研院2016级知行文科试验班文化游学

发布日期:2018-09-12

8月30日至9月8日,北航高研院2016级知行文科试验班开展了一场历时10天、贯穿陕西四市、回溯十三朝古都的游学之旅。本次游学由高研院段颀老师、张家骥老师和顾家宁老师共同带队,师生二十八人行走于莽莽八百里秦川,探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学院蔡劲松院长和于金龙书记对此次游学高度重视,在行前的动员会上鼓励大家寓学于游,学以载道。

出发当晚的火车上,同学们都无比兴奋和期待。曹雅琦同学这样描述她的心情:“火车一路西行,躺在床上听着铁轨与车轮的撞击声,仿佛枕在祖国血脉之上,火车震动就像是脉搏和心跳。而我在路途遥遥的睡梦中,随着血液流动被运输到祖国不同的身体部位,甚至也穿越时间,梦回汉唐。这样与河山土地亲密接触的感觉实在太过奇妙,将以往我所了解的地图上的地形的比例尺放大,直到恢复到一比一,由看山之人变成山中之人。”


于古迹中追忆历史  

本次文化游学主题为“长安长忆,乐道知归”,目的地选于陕西,即中国历史上最绚丽篇章的书写地。长安城代表了周之礼乐文明、秦之一统六合,汉之威武雄风,唐之强盛恢弘,“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师生可踏足周原,借由《诗经》回忆中华文明的童年;也可俯瞰秦俑,震撼于千军万马的浩大军阵;亦能梦回长安,在博物馆里流连忘返,凝视千年前的人情世态。而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同学们在追寻古代丝绸之路之际,亦可回应时代要求,学习丝路精神。


于展馆中温故知新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游学一行参观过的展馆众多,同学们所珍视的不仅是一件件展品的精美做工,更是其内在蕴含的一个时代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符号。秦始皇中的陪葬品兵马俑千人千面,种种都透露出秦人的豪莽气质和进取精神;汉代初期皇帝陵墓的陪葬品中,以陶器居多,造型包括各种人物与家畜,浓厚的生活气息则体现了汉朝初期重农业、休养生息的政策……

本次游学行程的第二天,同学们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而此处珍藏的“开成石经”更是吸引了许多同学仰头品读,努力寻找那些年少时耳熟能详或是课堂上多次诵读的诗句与文字。将课堂上熟悉的字句与眼前布满历史之痕的石碑相联系,大家都生出了许多全新的感悟,贺文蕙同学欣喜的说:“那种感觉就像和老友久别重逢一样满足。”


于古迹中追思伟人  

在黄帝陵、轩辕庙拜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追思先祖;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漫步前行,近距离感受始皇一统天下的雄伟气概;在茂陵遗址,马踏匈奴的石刻仿佛仍在赞美着霍去病千里追敌,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伟业;登上司马迁祠的九十九级台阶,同学们心中默念“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仰望太史公不媚强权、诤言直书、文史千古的风骨;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纪念馆的伟人旧居,缅怀先烈艰苦创业的斗志,立志继承伟大的革命精神……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共情,同学们得到一种新的生命体验。正如张艺同学在参观完司马迁祠后由衷的慨叹:“他们不会真正死去,他们与作品合一,作品里他的精魂永远存在。他们就像一座座山,默默无言,从此永恒屹立在民族的精神高地之上。”


于景观中感受自然  

除人文遗迹外,秦川自然景观之雄奇也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壶口瀑布处滚滚黄河水收束狭如壶口,飞流滚滚,如万马齐喑;涛声隐隐,如风雷嘶吼。激荡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如同从远古战场上奔腾而下的千军万马,一面相互撞击厮杀,一面拍打着河岸的岩石,碎裂成一团团水雾烟云。鲁静芸同学坦言:“在这样壮丽的景象前,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却又突然感觉到胸中激昂的意气,感觉自己好像因为与自然如此贴近而不同。生命与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


于旅程中继往开来  

作为北航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试验班,知行文科试验班致力于培育文科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多层次通识教育。每学期学院都会专门开设《中国文明文化史》《中国经典研读》等传统文化课程,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涵养人文精神,塑造文化品格,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北航高研院文化游学活动始于2014年,以师生共同寻访历史文化古迹为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经典研读课,以游促学,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文史情怀。文化游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北航校训中“知行合一”内涵的生动诠释。

长安城看尽数千年繁华,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和华贵给了它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怀着对祖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北航2016级文实班同学们瞻仰历史遗迹,体味文化魅力,追慕先哲风采,怀想盛世气度,收获到无比真实的快乐和感动。或许是因为与历史久别重逢所产生的共鸣,也或许是因为早早积淀下却突然间意识到的厚重文化使命,长安之久远与吾生之须臾相逢,虽“百万年恐怕这桥也不能筑起,但我们仍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


(文/秦依依 张艺 张依 曹雅琦 图/王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