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我院哲学教授张耀南在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19-11-11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教授张耀南被聘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应邀在论坛上发表论文,题为《哀之表诠不诠与绕诠——儒墨道释哀伤表达方式之比较分析》。

论文由张教授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汉学暨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生钱爽联名提交,张教授现场发表。论文首先引入禅门“表诠遮诠”之说:云盐不淡,是遮,云咸,是表;云水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谓遮者,遣其所非,表者,显其所是。从诠释学角度看,除禅门表诠与遮诠外,中华哲学史上,还有不诠与绕诠。
       论文认为,于哀伤表达方式言,儒、墨两家倾向于表诠与遮诠,道家倾向于不诠,释家倾向于绕诠。就哀之表诠说,儒家主张把哀伤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就哀之遮诠说,墨家主张把哀伤最小限度地表达出来;就哀之不诠说,道家主张不把哀伤表达出来;就哀之绕诠说,释家主张以绕路方式表达哀伤。张教授的发言,引起现场专家学者很大兴趣。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哀伤研究与干预:当下和展望”为主题,除安排“大会主旨报告”、“晚间沙龙”、“会中工作坊”等学术活动外,主要安排“文化、习俗与哀伤”、“灾后心理创伤与成长”、“殡葬文化与悲伤抚慰”、“安宁缓和医疗临床实践中的哀伤关怀”、“儿童心理创伤的发现与干预”、“哀伤反应与影响因素”、“哀伤干预与哀伤辅导”、“生命尊严与临终关怀”、“老年特殊群体心理关爱的社区服务研究与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与丧葬仪式对丧亲者哀伤疗愈的意义”、“创伤与丧亲的个体与人际因素”、“养老善终、灵性关怀”、“创伤/ 哀伤经历与干预”等十四个专题论坛、特别论坛,专门用于哀伤领域高层次哲学、心理学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张教授的论文发表,被安排在“我国传统文化与丧葬仪式对丧亲者哀伤疗愈的意义专题论坛”上。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建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凤池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唐丽丽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樊富珉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天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贾晓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占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屈智勇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杨智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洁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东升副研究员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在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参加研讨。参加研讨的海外专家、教授,则有苏黎世大学Andreas Maercker教授、哥伦比亚大学Debbie Joffe Ellis兼职教授、康奈尔大学Holly G. Prigerson教授、哥伦比亚大学Bonnie J. Gorscak首席培训师 、香港大学周燕雯(Amy Yin Man Chow) 副教授等。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协办。为期两天的研讨,共发表了七场主旨报告、八十四场专题报告、九场会中工作坊、一场圆桌沙龙、一场特别论坛、一次颁奖典礼。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400余人与会,其中既有欧美哀伤领域专家、国内哀伤及创伤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学者,也有国内一线从业者及政府工作人员等。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学术构建、理论创新之关键步骤,促进了中国哀伤研究与干预事业之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与国际化。  

参加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教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

 


  文/郭鹏程  图/唐任之慧 苗冬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