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我院哲学教授张耀南在全国第四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19-11-11

2019年10月25-27日,“全国第四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在周公故里岐山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教授张耀南应邀担任大会评论人,并在研讨会上发表论文,题为《“殷周转型”之文化内涵——兼论其作为“学术框架”之意义》。

论文由张教授与中国哲学硕士苗冬青联名提交,张教授现场发表。论文认为,“殷周转型”之思想学说至少有七项:一曰夏《禹贡》,二曰商《说命》(耶前1200年前后武丁与傅说之问答),三曰文王与姜尚问答(耶前1084年前后),四曰箕子“洪范九畴”之“五行说”(初一曰五行),五曰箕子“洪范九畴”之“天意加权民主说”(次七曰明用稽疑),六曰周公“天-君-民三极范式”,七曰周易“八卦说”。论文以“殷周转型”为“学术框架”,观察中华五千年国家史,认为禹启转型、殷周转型、秦汉转型、隋唐转型、民国向共和国转型,乃是中华文明发展之几大关键。论文又以“殷周转型”为“学术框架”,观察欧西“启蒙运动”,认为两者之间具有高度同质性。张教授的发言,引起现场专家学者热议。
       此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礼乐文化与周原遗址申遗”为主题,力图探讨、发掘礼乐文化之产生发展、历史作用、重要价值和现代意义,目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讨内容包括:中华礼乐文化之精神实质、核心价值及深远影响;周公制礼作乐之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及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儒学大家之礼乐观;礼乐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关系与意义;周原遗址考古与礼乐文明;礼乐文化对东亚、南亚、欧洲及全球之辐射与影响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价值;大周原地区周文化遗址考古成果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张教授的论文发表,被安排在第二组“殷周转型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之研讨专场。
       北京大学孙庆伟教授、北京大学徐天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宫长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镇豪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印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健民研究员、吉林大学吕文郁教授、黑龙江大学魏义霞教授、中南大学任继昉教授、安徽大学钱耕森教授、重庆大学木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平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黄怀信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本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岐山县人民政府、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周文化研究院协办。 

与会专家、学者、教授10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全国重要文博文物文保单位。其他与会者,则来自全国历史、文化、国学等社会学术团体,全国国学院、书院等教学研究机构。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五十余家新闻媒体,出席本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文/郭鹏程  图/何丹 吕庙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