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动态 > 学术成果 > 正文

学术成果

北航高研院自然国学中心师生在墨学与自然国学高端论坛上发表4篇论文

发布日期:2018-06-15

2018年6月9-10日,“墨学与自然国学高端论坛”在山东省枣庄学院综合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自然国学中心张耀南教授、于金龙副教授等师生在论坛上发表4篇论文,分别为《墨家天-君-民互系性大约论及其当代价值》、《墨子视角下“回儒”会通儒学之“三款六式”理解框架》、《<墨子>与<那先比丘经>问答模式之比较》、《同源殊途:墨学与庄学之文化路向对比探析》。此次高端论坛,在学术序列上,属于高研院自然国学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华自然国学专题研讨会。

张耀南教授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暨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生钱爽联名提交、张耀南到场发表论文,题为《墨家天—君—民互系性大约论及其当代价值》,认为《墨子》一书界定了一种“天—君—民”三款互系性通约论学理,并在《法仪》、《七患》、《辞过》三篇中进行了应用性发挥。以此互系性通约论为基础,便可发展出天治(教治)、君治(法治)、民治(礼治)三款循环之健全的人类治国理政模式。这种完全异于并超越欧西政治哲学史“单约论”(或神约,或政约,或社约)的通约论思想,可谓是一种“大约论”。文章从比较哲学之视野,探析中华政治文明与欧西政治文明之异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可贵之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于金龙副教授与硕士生郭鹏程联名提交、共同到场发表论文,题为《墨子视角下“回儒”会通儒学之“三款六式”理解框架》,认为以王岱舆等人为代表的“回儒”之会通儒学的框架,可以划分为“以回化儒”、“回儒并置”、“以儒化回”三款,每一款下各有两式,共有“回理释儒”、“回理儒释”、“回儒同理”、“回儒互补”、“儒理释回”、“儒理回释”六式,构成一个“三款六式”框架。文章认为这种框架反映出的逻辑,与墨子“尚同”、“兼爱”等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硕士生王书瑞发表论文《<墨子>与<那先比丘经>问答模式之比较》,从问答学角度对《墨子》与《那先比丘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墨子》的问答模式,主要是“自问自答”,其中又分为三式:真自问自答、假自问自答、半真半假自问自答;《那先比丘经》的问答则以“一问一答”为主,以“主问客答”形式阐明道理。文章认为《那先比丘经》的“一问一答”与《墨子》的“自问自答”可能会导致文际传播学上效果之异:在传播广度上,自问自答传播范围可能更加广阔;在认识、接收、理解上,自问自答可能更容易讨论范围比较大的议题;在传播持久度上,自问自答可能更易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北航高等研究院自然国学中心暨北京行政学院硕士生苗冬青发表论文《同源殊途:墨学与庄学之文化路向对比探析》,认为墨学与庄学在身世生平、救时除弊等诸多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之处,并有诸多互动;同时二者在内容、方法与特色等方面又多有相异之处。文章以梁漱溟先生“人生三路向”之说分析两家学说,认为墨学为“意欲向前要求”之路向,近于西学;庄学为“意欲自为调和”之路向,同于中国。墨学与庄学之命运迥然殊途,与中国本土之文化土壤或有密切关系。文章通过对比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今日现状与内在理路进行了探析,并做出了一定反思。  

以上四篇论文,基本均以框架建构为切入点,从全新角度对墨学中的政治学、问答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方法新颖,观点独到,在整个大会论文中,自成一派,独具特色。为今后学术界框架构建与理论建设,提供了一些新的想法与思路。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墨学为话题中心的学术框架问题、现实问题之解决,以及未来方向之探索。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具备一定的现实关怀。
       与会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对东方自然哲学、墨家科技思想、墨家和平主义、墨子治国理念、墨学在自然国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相关论题,分五组进行了研讨。“墨学与自然国学高端论坛”由枣庄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委员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自然国学中心协办。在学术序列上,属于高研院自然国学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华自然国学专题研讨会。
       北航高研院自然国学中心师生还一起参加了6月10日全天举行的《自然国学纲要》编写研讨会,张耀南教授、于金龙副教授就如何编写《自然国学纲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
       枣庄学院副校长李丽清,校党委书记曹胜强,中科院院士、枣庄学院名誉校长姚建铨,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忠高,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曾宪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委员会会长孙关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原主任王昌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方法论研究室主任马晓彤,枣庄市社科学联主席张思春,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邵长婕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来自全国四十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著名学术机构。


(文/苗冬青  摄影/王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