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北航高研院张耀南教授在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国际工作坊发表主旨演讲

发布日期:2019-05-23

2019年5月11日,“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首届国际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张耀南教授应邀在工作坊发表主旨演讲,题为《从“中华礼仪之争”到华欧比较哲学——华欧比较哲学史上“中华礼仪之争”初探》。

主旨演讲由张教授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暨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候选人钱爽联名提交,张教授现场发表。演讲将“华欧比较哲学”分为六期来处理,“中华礼仪之争”属于其中的第四期。又将“中华礼仪之争”析为六步来观察,在第六步上引入章太炎、罗素、爱因斯坦等人之“无神宗教”框架,对“理学无神说”“理学有神说”“理学强有神说”提出批评,认为中华之“理”是有神与无神之合,曰亦有神亦无神,又是有神与无神之离,曰非有神非无神;虽无神,却可收有神之效,合乎“无神宗教”之标准,也合乎1706年8月1日“天含天主与天地万物故比天主与天地万物之主更优”之“康熙格式”。
       演讲将“中华礼仪之争”与欧西“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视为同一场运动,认为是同一批人在辩论同一批主题,所辩主题同为正教与异端、无神(主)与有神(主)、多神与一神、理性与信仰、智信与迷信、依自与依他等等。
       演讲最后指出,中国人心目中欧西最大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作为“中华礼仪之争”之最后总结者,其结论落于“中国落后论”与“历史进步论”之两极对立,将中华“理学”对于欧西“启蒙运动”之决定性影响,全盘抹煞。其论其说,不合华学之实际,不合历史之实际,故不能成立。 

此次国际工作坊之主题为“跨学科对话与平行研究”,目标是探讨世界上异质文明间比较、对话、沟通之互鉴与启示意义,在范式与内容上推动“中国礼仪之争”研究之重大突破与重大进展,助力崭新的“中西礼学”之生成。
       “中华礼仪之争”已成一专门学术术语,狭义用来指代明末清初(1583-1742)东西方之间,尤其是清初康熙皇帝与天主教罗马教皇之间,关于敬天、祭祖、拜孔等中华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教义之争论。其后余绪不断,从未销歇,直到三百多年以后的1939年教宗发表《众所皆知》通谕而终了。广义而言,则包括满清定鼎中原之后发生的清朝与安南“礼仪之争”(1667-1761)、十八世纪末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礼仪之争”(1792-1794)、鸦片战争以后“圣号之争”(1877-1888)等等,几乎贯穿晚明以降整部中西交流史。诚为中西哲学交流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之大事。学界相关之研究,正从史学扩展到文学、哲学、文化学、宗教学等领域,呈现范式多元转换之态势。此次国际工作坊首次有哲学、经学领域之学者,参加研讨。
       此次国际工作坊,由主旨演讲和两组平行研讨组成,在“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之共同主题下,共发表了21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廓清了很多问题,从多角度、多领域推进了学界对“中国礼仪之争”之认识与研究。美国凡萨大学暨中国戏曲学院都文伟教授、复旦大学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袁朝晖教授、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林惠彬(LIM Hyebin)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卢逸凡(Ivan Ruviditch)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杨慧玲教授等参加研讨。张教授的主旨演讲,被安排在5月11日上午下半场的第三位。
       此次国际工作坊,由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复旦大学利徐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编辑部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自然国学中心首次加入研讨。 

海内外近40位专家、学者、教授等,出席本次国际工作坊,他们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美国凡萨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中外高校及科研院所。


(文/郭鹏程王书瑞   摄影/王玲玲张竟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