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学术动态

新闻资讯

第五届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会议召开 探讨“双一流”建设中高研院的定位与使命

发布日期:2019-11-22

2019年11月15日-17日,第五届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会议在中山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研讨主题为“新时期中国大学高研院与双一流建设”。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5家中国大学高研院联盟(CN-IAS)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院蔡劲松院长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蔡劲松院长以《交叉渗透 涵育创新—北航高研院建设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做交流汇报,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北航高研院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入主流、促交叉、重应用、创特色”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并就如何办好理工科高校高研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促进高研院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人文社科的学术创新力、人才培育力、综合实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蔡劲松院长还结合北航“精品文科”实施战略,向参会代表汇报了北航高研院在培育文科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多层次通识教育、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开展高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承担学校哲学一级学科、文化传播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等工作情况。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自2017年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也对高研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是中国大学建设前所未有的最好阶段,国家和各院校在资金、人员、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国际交流等众多方面都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引和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顺学科内部结构、挖掘学科潜在优势、优化人员配置、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而产出能代表中国水平的学术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也正是高研院可以为之贡献力量的地方。
       如何定位高研院与学科的关系,是本次会议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创始院长、现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甘阳教授认为,最主要的立足点在于“聚人”,既包括汇聚海外大家、国内名师和校内学者,也包括汇聚和培养优秀的学生,通过教与学、师与生、作与息的沟通以确定知识与人的关系,进而达到教育的本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也认为,文科教育需要回归到对于学术传统的尊重和追求,只有通过与前辈、伙伴、朋友乃至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传承,我们的学科和研究机构才能获得学术生命力。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学校、院系、人才、科研、国际化和人才培养六个方面讨论了高研院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并介绍了南京大学高研院的一些做法。他认为,高研院在汇聚人才、促进学科优化、推动国际化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问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  

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针对高研院的建设和发展路径提出和讨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观点和意见,比如“闲暇”“养人”“发呆”“对标学者”等概念,什么样的学者是“好”的学者、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好”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联盟内部的沟通交流方式等提出了许多建议,成果丰硕。

 

 

 

 

(文/图  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