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动态 > 学术平台 > 正文

学术平台

北航高研院学术集刊︱《文化传播》2017年第1期(总第1期)出版

发布日期:2017-07-21

本期《文化传播》集刊简介

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传承创新及文化建设实践对文化传播管理领域的学术体系建构,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文化传播》的创刊旨在强调知识和学术的价值引领,推动当代文化传播与管理实践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整合、融汇互通,坚持“文化思辨、创新涵育”的办刊主旨,植根文化土壤、聚焦文化实践,力求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新思路,树立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新框架。

本期《文化传播》共收入文章18篇,作者大多系海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长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的知名专家或中青年学者。本期主要刊发内容,既有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视角对当代文化构建提供参考的深度探索系列论述,也有从经典文献研究视域探讨人文、艺术及审美等文化传播核心内容的学理文章;既有对文化自信、大学文化及公共教育等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关于当前对外传播学术研究的梳理与综述、网络媒介发展历史及趋势的总结与思考。本书聚焦中西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建设新视野、大格局,兼具学术取向和现实取向,对于促进文化传播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文化传播》编辑委员会

    主 编  蔡劲松

编辑部成员  段颀 王佳发 陈思 钱爽

编辑委员会成员(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曹莉(清华大学)    

    范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    

    方铭(北京语言大学)    

    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学)    

    谷曙光(中国人民大学)    

    胡象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明德(西安交通大学)    

    李铁铮(北京林业大学)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    

    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陆地(北京大学)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    

    沈旭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施诚(首都师范大学)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    

    王晓阳(清华大学)    

    张耀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晓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    

    朱承(上海大学)    

《文化传播》2017年第1期  · 总第1期

目 录

CONTENTS

根植文化土壤聚焦文化实践

——《文化传播》集刊发刊词/ 蔡劲松 / 1  

前沿视点

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维方式/ 楼宇烈 / 5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华夏价值观”的角度看/ 张耀南钱爽 / 1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之一/ 方铭 / 33

文化建设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土壤/ 张海英 / 52

经典与通识

百年乐歌的文化消费/ 李静 / 69

孔门的诗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罗旻/ 82

方向与路径——从中国画的特性探察其现代性转型/ 韩立朝 / 92

返乡路上“萧索的荒村”——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 张夏放 / 101

革命、启蒙与市场——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石天强 /127

专题研讨:大学文化及公共教育专题

文化自信与大学文化建设/ 蔡劲松 / 141

高校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思考/ 李新美 于歆 曹云峰 / 149

试论博物馆使命的实现途径——基于尼尔森ž古德曼关于博物馆理论的分析/ 曹盛盛 / 156

艺术教育保障与推进策略——瑞士艺术教育调研反思/ 张璐 / 168

高研论坛

混沌的美神/ 刘巨德 /179

文人使命与书法复兴/ 斯舜威 / 196

学术观察

2014-2016年“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综述/ 刘雁翎 /209

网络视频的多维历史与两重现实/ 靳戈 / 222

跨文化视域下的道德客观性——中国、波兰和厄瓜多尔实验哲学的启示/ 乔安润亚 / 232

《文化传播》集刊稿约/ 240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 243

植根文化土壤 聚焦文化实践

——《文化传播》集刊发刊词

蔡劲松

时空流转,星宿变换,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其独有的生命精神之映照下前行。在那永恒的生命河床上,社会生成、繁衍、递进,文化发端、传承、超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皆因文化而启其心智、源远流长,亦在文化的交融互鉴中生生不息、更迭承续。

历史地看,文化是一条延绵不断的精神血脉。文化及其传播,是一个又一个时代不可更替的生命基因,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明烙印,是维系和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价值追寻和深沉力量。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以其持久的连续性、唯一性和凝聚力、创造力,为人类历史进步和文明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化因根植于社会而具有丰富性、创新性和生命力。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割裂的。国家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民族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引领,个体生命的精神家园需要文化的滋养。在世界文化激荡和文明发展大潮中肩负文化使命担当,植根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聚焦当代文化建设和传播实践,既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中国智慧的现实需要。

文化建设、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在每一个时代都会面临着新的理解、新的问题、新的探索。植根文化土壤、聚焦文化实践,构建文化传承创新和建设传播领域的开放式、特色型学术研究新平台,是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正视和努力的路向。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决定编辑出版《文化传播》学术集刊,以坚守文化理想、梳理文化脉络,观察文化现实、构建文化格局,加强学科交叉、繁荣文化研究,拓展文化空间、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传播》集刊定位于综合性、交叉型、文化类人文社科学术集刊,自2017年上半年创刊,每年出刊2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刊以“文化思辨、创新涵育”为主旨,坚持“立文明源头、通古今文脉、破中西樊篱、发思想先声、重理性思考、促实践超越”的办刊方针,强调学术价值引领,把握学术研究流变实质,立足文史哲艺、政经法管等多学科却重在突破学科间的界限,致力于文化传播与管理视阈下各学科的交叉整合、融汇互通,从研究范畴、研究范式、学理向度、实践求索等方面,构建文化传承创新新思路,树立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新框架,审视并考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新观念、新现象、新变化,聚焦并探讨中西文化传播和当代文化建设领域的新趋向、新形态、新路径。

《文化传播》集刊将重点围绕文化传播、文化管理等交叉学科的学术动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刊发该领域的相关学术论文或专题著述,以及以梳理中西文化经典及其传承传播为内容的文章。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立意新颖、议理考据、逻辑严密,能及时反映文化传播与管理领域最新成果的文稿。

《文化传播》集刊坚持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实践性立刊,力求凝聚文明共识、传递文化力量,促进文化建设发展重大理论研究和当代实践的内在超越,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文化传播》集刊稿约

           

一、约稿说明  

《文化传播》集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本集刊以“文化思辨、创新涵育”为主旨,坚持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实践性立刊,常设栏目有“前沿视点”“专题研讨”“经典与通识”“高研论坛”“跨文化视域”“学术观察”等。主要刊发文化传播与管理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论文,以及以梳理中西经典及文化传承为内容的专论、著述。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立意新颖、议理考据、逻辑严密,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文章。

本集刊为半年刊(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版一期)。现竭诚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约稿,欢迎惠寄研究论文、专题著述或相关最新学术成果。本刊编辑部将严格按照学术规范流程,对稿件实行匿名评审、择优录用。

凡向本集刊投稿的作者,应允许本刊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文字修改,如不同意,请于来稿时说明;严禁一稿多投,自稿件寄出后两个月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稿请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化传播》编辑部(邮编:100191)

投稿邮箱:wenhuachuanbojikan@163.com

二、来稿体例规范  

1.一般来稿以10000字为限(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特殊稿件可增至15000字,学术动态综述以3000~4000字为限。

2.来稿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学术规范,引文注释必须清楚准确,论述言之有据,论证逻辑全文一致。来稿应特别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性。在专业术语的使用上,特殊术语应给出明确界定,或注明出处,如属翻译术语请用圆括号附原文。

3.来稿中出现外国人名时,一律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文姓名译名手册》翻译,并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圆括号附原文,以后出现时不再附原文。

4.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5.本书编辑对稿件有修改和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注明。

6.来稿请自备副本,原稿概不退回。

7.来稿文责由作者自负,来稿必须未经正式出版。

8.被本集刊选中出版的稿件,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版权属于《文化传播》集刊。

9.来稿要求以中文写作,来稿应包括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10.文章第一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注文章说明和作者简介,文章说明在前,作者简介在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邮箱地址。

11.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按“一”、“(一)”、“1.”、“(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 ”)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12.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冒号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图片需注明出处,如“数据来源:2003年统计年鉴、2008年统计年报”。使用他人图片需提供授权。

13.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依次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项目编号等基本要素。

14.本刊加入网络系统,如有不加入网络版者,请在来稿时注明,否则视为默许。

15.为保护著作权、版权,投稿本集刊的文章如有征引他人著作,必须注明出处。应包括:作者/编者/译者、出版年份、书名/论文题目、出版地、出版者,如是对原文直接引用则必须注明页码。

16.行文中,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圆括号附原文,文章中再次出现时则不再附原文。在英文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以缩写随后,以逗号分隔。

如:Mary Richmond应写为:Richmond,M.

17.中国人的外文作品,除按外文规范注明外,在文末应在其所属外文姓名之后以圆括号附准确的中文姓名,如无法确认中文姓名则不在此列。

18.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以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书册》和《外国地名译名书册》为标准。

投稿本集刊的文章,即视为作者同意上述约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

《文化传播》编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