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绛的了解,除了她特殊的身份与高中时代的一篇《老王》,其他都是模糊的。总觉得她和钱钟书的搭档相较夫妻更相当于“同事”,同读书,同谋生,同研究,同创作。而又因道听途说,以为钱钟书是“陈景润”般人物,还听说专注事业以致忽略生活能力,直接点便是生活难以自理的nurd,杨先生便是这种nurd身边必不可缺的specail‘nanny’。
也许是因为《管锥编》的影响力使人们在谈及钱钟书时想象到的是一棵大树,也许是因为自古至今延续的从夫思想作怪,总觉得杨绛先生只是扶持藤蔓的竹竿架,却往往忽视竹竿架的一曲一折也有自己的美态,况且,这不是一架简单的竹竿,这是用中外文化浇灌出的别具一格的支架。即使去掉藤蔓,也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而藤蔓与支架的结合,形成了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碰撞沟通,自然贴合,牢固完整。
《听杨绛谈往事》里写道,第一次钱钟书写信约杨绛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订婚。”杨绛则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书信往来,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爱情生活。这是我开始读杨绛的最大原因。作为一个女生,爱情与大师的结合(不朽),充满诱惑力。
走马观花的读杨绛先生的散文,感悟的是满溢的乐观,这不是海子式“叫嚣的欺骗性的乐观”,也非许三多式“盲目的无目的性的乐观”。这种乐观可谓是由童趣(可能是受钱钟书的感染)带来的。但是,也可以看到,杨绛先生的洒脱是充满细腻的女性思维的,用一种自造词来说是“带有浅浅悲哀的乐观”。乐观和悲哀是仅仅相结合的,往往透过乐观便是悲观,如同透过生存能看到死亡一般,但杨绛文章中的洒脱将使乐观大过悲观。粗浅的认为这是文学与思考和特殊的人生历练所给予的洒脱。而这种洒脱是其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不夸张,不自负,也不妄自菲薄。
所以说,杨绛先生是一位“大女人”。
读《我们仨》的过程充满艰辛,第一是作为孩子,很难理解作为母亲的思维状态;第二是因为未婚,很难理解面对伴侣的角色心态。但是,感动却是满溢的,感动于不平凡的平常,感动于真实的记录,和洒脱中透漏的人生巨大悲哀的秘密。我无能深读,只能粗浅的写下一些感悟。使我自己在几十年后重读后能一一解释目前的疑惑。
1、老人的梦。这是第一章节“我们俩老了”中大部分的内容。第一章节很短,而这句“梦中恓恓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一句令我流下眼泪。这种老人的梦,已非爱情、亦非亲情了。这是种因为孤单只能彼此相伴的悲哀和欢喜。人生的春秋大梦中,若是无那个能相伴的人,便是满世界的孤独;而失去那个人又会是怎样的得而复失的痛苦呢?
2、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象征方法说了在失散之时老人的感悟。我的爷爷在去年(也就是我高三寒假前)查出癌症,在今年寒假有事路过老家,妈妈要求一定要短暂停留,她说老人的心态一定是早已等候多时,早已在家中进行着数次查表的等待。而这一章节,老人的心境描写的格外突出。
这是彻头彻尾的梦,这是做的梦,是人生的梦,是无法游戏充满限制的梦。这个梦逃不出,不允许的问,不允许冒险。在这一章节中,杨绛表达了作为一个老人两头牵挂着的担忧。一边是卧病的爱人,是使孤单不至于疯狂的伴侣;一边是忍耐着病痛的女儿,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是以后的“母亲”“朋友”,是可以依靠的人。劳累却又似在梦中,或者期盼着这就是生理意义上的梦。最后一个回了家,另一个回了家,剩下的“我”被风“扔”回了客栈,家不再是家,家再也找不到。梦与人生,我们能否跑的不那么劳累?
3、剩下的便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一个人”的思念,是翻出影像文字回忆着的思念。这种思念是回忆么?轻松的笔是否映照微笑呢,还是在眼泪中写下那些带刺的快乐?牛津的生活,女儿的出生,在巨大历史车轮上战战兢兢的经历。难言,难说,不敢加以评论。毕竟对他人真实生活加以的评论是把刀子。钱老的淡名利重学问暂且不提,只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极富感染性的,虽然有些许幼稚或者煽情,但真实的情趣是人生中闪亮的光彩。在这章节中杨绛所表达的感恩之情使我动容,句句带感谢,使我看到这个老人的笑容。自然的笑容。但要说最动容的一点,莫过于我最亲切的一点——对女儿钱瑗的骄傲之情和爱护,我相信,这是全世界母亲的共同的感情。是自豪,是心疼,是骄傲,是爱护,是淡淡的遗憾。
4、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三个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人生的得好难,但失却是由不得人的轻易。我不想推及自身,太痛苦,太伤心。这世间的我们仨太多,我们俩太多,我们四个太多,失散太多。没什么好说的,或者,too hard to talk about.而家,家,就是我们仨。
也许人生便是一场不和谐的梦境,死亡是瓦解不和谐至平和的过程。当然,人生不等于生命,不等于生存,人生是一瞬间。是否,人生就为了感悟这些而存在呢?
希望有机会能做一位“是妻子、情人、朋友的女人。”希望在我老去的时候能洒脱的看待得失,希望,能有一场有意义的“短暂”的春秋大梦。
知行文科试验班2010级学生 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