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中心 > 正文
学术动态

课程中心

13秋授课大纲:中国经典研读(《论语》)

发布日期:2013-09-10

中国经典研读

《论语》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老师

李静,罗旻,王玲,姚中秋。

授课对象

2013级文科一半新生。

授课时间

2013年秋季学期。

每周五第七、八节。

授课目标

《论语》是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承先启后的典籍,也是最为重要的典籍。因此,作为北航以经典研读为主的通识教育之核心课程,我们在新生入学之后开设《论语》研读课程。本课程追求两个目标:

第一,亲近古典思想。通过对《论语》的研读,让学生亲近儒家思想,理解中国人思考人生、社会治理的核心概念、理念。

第二,塑造君子意识。孔子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君子之养成,《论语》研读也围绕这一点展开,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立君子之志,修为己之学。

本课程以学生之立志、修身为主,兼顾学术性,授课集中于阐发《论语》相关各章有助于学生君子人格养成之意蕴。同时让学生对儒家之基本社会治理理念有所了解。

教材

朱子之《四书章句集注》(学生必须购买。为便于教学,由教材科统一购买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本《四书集注》)。

选择这一版本,有助于学生识读正体字。

参考书目:钱穆著,《论语新解》,《孔子传》(建议学生购买或网上下载)。

进一步阅读书目: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刘宝楠著,《论语正义》。

授课内容

《论语》内容极为广博,而本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只能择其最重要、且有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内容。同时,《论语》论述比较分散,为便于教学,我们对《论语》进行分类编排。基于授课目标,分为七组:

圣人气象:体认孔子之生命气象,把握孔子的历史地位。

学:学为儒学之本,君子之养成,由学。通过相关章句,让学生了解学之重要性,学的内容,为学之道。

:陈壁生编选。体认孝道,尤其注意讨论其社会治理意义,可讨论其对当代的意义。

:陈壁生编选。了解孔子发明仁之用意:礼崩乐坏,孔子诉诸人之精神自觉,仁,以重建秩序。体认内在之仁,及其与礼的关系。

礼乐:复礼为孔子重建秩序之本,通过相关章句,让学生了解礼的性质,礼崩乐坏之情形,尤其是礼与仁之关系。

君子:塑造学生君子之自觉,体会君子之精神结构,掌握君子养成之道。

为政:理解孔子与儒家之社会治理理念。

上述各部分有一定逻辑关系,而以君子为枢纽:学以养成君子,孝为仁之本,仁为君子之本,而君子志在为政。

这些内容基本涵盖《论语》之核心理念,又切合于青年之人格成长。

从中选择135章重点讲解(见附件),并作为考试内容。

教师在完成这些章句的教学任务之外,可自由发挥。

授课形式

1、安排课前全体学生起立诵读。争取在全学期诵读《论语》全书一遍,老师尤其注意正音。

2、依据朱子集注,精讲重点章句,以通大义为主,可适当联系现实,讨论儒家思想之现实意义。

3、本课程旨在养成学生之君子意识,故授课过程中可组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人生成长之路,讨论成长之困惑,依托《论语》大义,思考解决方案。

作业

日常作业有两项:

1、背诵,尤其是指定的135章。

2、小论文,手写(打印不算成绩),5篇,每篇不少于1500字。在期末总成绩中占30分。

小论文内容大体为三部分:1)依据注解解读一章或两章之字、句和章意。2)分析其蕴含的理念。3)以经义观察自身、社会等切己之事,予以思考、讨论。

对小论文,教师评阅,写出评语,发给学生。课堂上略作讲评,并让优秀学生口头表达论文提要,自己的写作思路等。

考试

不安排期中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包括两种题型:

1、默写50章(以填空方式),占50分。

2、学、孝、仁、君子、为政中各出一道,学生任选其中一道,当堂手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占20分。

平日小论文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即为课程总成绩。

授课计划(授课时间共14周)

教学周

时间

授课内容

第01周

9月20日

放假

第02周

9月27日

一、圣人气象

学习重点:简介孔子,认识孔子,通过孔子认识儒家,认识中国的人格典范;孔子活动的社会背景(礼崩乐坏,社会转型);简介《论语》。圣人气象

第03周

10月4日

放假

第04周

10月11日

圣人气象

第05周

10月18日

二、学

学习重点:理解儒家之性质:学,文教(可与西方的宗教进行对比)。学之内涵与方法。学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第06周

10月25日

第07周

11月01日

三、孝悌

学习重点:孝悌的社会价值;孝悌之道;孝悌的当代意义。

第08周

11月08日

孝悌

第09周

11月15日

四、仁

学习重点:仁之内涵;仁之方;全面认识智、仁、勇三达德的关系。

第10周

11月22日

第11周

11月29日

五、礼乐

学习重点:孔子时代之礼崩乐坏(可联系实际);礼乐之性质与功用;仁与礼的关系。

第12周

12月06日

六、君子

学习重点:君子的含义;孔子与君子内涵的变化(从身份到德行);君子之社会功能;君子与道;君子之德的构成;君子-小人之别;义利之辨;君子之养成。

第13周

12月13日

君子

第14周

12月20日

君子

第15周

12月27日

七、为政

学习重点:孔子时代政、刑之治的兴起;德、礼之治的构成;正身与正名;君、君子与民之关系;儒家为政之道的现代意义。

第16周

01月3日

为政

第17周

01月10日

复习

第18周

01月17日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