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国际儒学论坛·2019——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教授张耀南应邀与会,并在会上发表论文。

论文题为《儒家哲学比西洋哲学“阔大得多”——梁启超“晚年定论”再探》,由张教授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汉学暨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生钱爽联名提交,张教授现场发表。论文引入王明阳《朱子晚年定论》一书的“晚年定论”之说为研究格式,在其他学者以此格式考论钱谦益“弇州晚年定论”、王世贞“晚年定论”、冯友兰“晚年定论”、钱穆“晚年定论”、陈独秀“晚年定论”、伽达默尔“晚年定论”等之后,主张以此格式考论晚清民初诸多哲学家、思想家、批评家之共通“晚年定论”。
论文之最后结论是:晚清民初诸多哲学家、思想家、批评家,几乎均曾经历青年主西化、中年主并置、晚年主化西之思想历程;“以中化西”、“全盘化西”,几乎成为此时期中国学人共通之“晚年定论”。论文以梁启超“中国文化本最富于世界性”、挑战三大“西式思维”、儒家哲学比西洋哲学之范围“阔大得多”等说法或行为为例,说明其“晚年定论”之大概。张教授的发言,引起现场专家学者热议。
此次国际儒学论坛,以“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为主题,除安排一场“主旨报告”外,主要安排了六轮共24场分组研讨,研讨主题涉及“儒家思想观念”、“儒家学术传统”、“时间的反映——试探中华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儒学政治哲学”、“荀子研究专题”等。张教授的论文发表,被安排在第五轮第二十场分组研讨,主题为“儒家政治哲学(5)”。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讲《儒学与天下和平》,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讲《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儒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池田知久先生讲《〈论语〉公冶长、阳货、雍也等出现的“性说”》。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作论坛成果总结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董金裕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崔英辰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分别作学术总结发言。160余名儒学专家、学者、教授及各界代表300余人出席此次国际儒学论坛。
此次国际儒学论坛收到来自近100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论文124篇。北京大学杨柳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罗安宪教授、韩星教授、焦国成教授、温海明教授、向世陵教授、林美茂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黄玉顺教授,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杜保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白奚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在本次国际儒学论坛上参加研讨。
参加研讨的海外专家、学者、教授,则分别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东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爱沙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包括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澳大利亚悉尼麦克里大学等。

此次国际儒学论坛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国际儒学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和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高端国际学术论坛,每年举办一届,从2004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际儒学盛会。此次论坛为此系列研讨会的第十四届,被命名为“国际儒学论坛·2019——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目标在深入探究儒家思想资源,挖掘儒家思想现代价值,为人类持久和平寻找理论支撑。
文/郑岐 郭鹏程 图/柳河东 葛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