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学术动态

新闻资讯

高研院举办“昂布罗修图书馆与达·芬奇《大西洋古手抄本》”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2-10

12月6日下午,意大利著名汉学家、米兰天主教大学教授、昂布罗修图书馆前副馆长、东方研究部主任傅马利(Pier Francesco Fumagalli)教授做客北航,在学院路校区主M404作“昂布罗修图书馆与达·芬奇《大西洋古手抄本》”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意大利研究中心主办,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陈绮副教授与谈。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系主任文铮教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冯莉丝老师应邀出席。北航校内师生八十余人参加讲座。

傅马利教授是世界闻名的史学家、汉学家,早年学习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后学习中文,长期致力于中意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化、希伯来文化、埃及文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均有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与中西文化交流》(2008)、《美学、科学与信仰:昂布罗修图书馆跨越400年的探索》(2023)等。

在讲座中,傅马利教授从米兰的地理环境讲起,他展示了1507年达·芬奇手绘的米兰地图。米兰由人工水系和多条运河环绕,水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世纪。十四世纪,拥有跨领域卓越才能的天才达·芬奇为米兰的运河设计了独具匠心的水闸系统,这一设计在当时被认为是工程学上的奇迹。傅马利教授特别提到,米兰这一地名来源于拉丁词汇medio(中间)和lanum(州),寓意“中心之州”,反映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接着,傅马利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昂布罗修图书馆(Biblioteca Ambrosiana),它是欧洲最早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之一,包含图书馆、画廊、学院、博物馆,自17世纪建成以来,一直是文学、科学、艺术的交流中心,其博士院致力于服务公共的理想,与世界各地的学术团体合作,建立了国际化的综合文化系统,伽利略称其为“不朽的图书馆”。该图书馆创始人博罗梅奥(1564-1631)与利玛窦(1552-1610)和艾儒略(1582-1649)同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之一。

傅马利教授还提到了昂布罗修图书馆对达·芬奇手稿的保存情况。图书馆馆藏中最为珍贵的手稿之一是《大西洋古抄本》(Codex Atlanticus),这是一部达·芬奇绘画、工程、科学与艺术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涵盖了机械设计、飞行器、武器构造、天文学、水利工程等多领域的手稿。该手稿原为分散状态,后由意大利艺术家庞比奥·莱奥尼(Pompeo Leoni)于16世纪末将其重新整理成12卷,并在其去世后成为其家族的遗产。1637年,《大西洋古抄本》被正式捐赠给昂布罗修图书馆,成为其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然而,这部手稿的命运并未因此稳定。在19世纪拿破仑战争期间,《大西洋古抄本》被掠夺并运往法国,成为巴黎收藏的一部分。后来,手稿被归还至米兰。近现代以来,为了保护和研究这部手稿,昂布罗修图书馆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数字化工作。手稿的数字版本不仅减少了对原件的损害风险,也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便利的研究条件。如今,这部手稿已成为研究达·芬奇思想与成就的核心材料。

此外,昂布罗修美术馆还收藏了拉斐尔《雅典学院》壁画底稿、卡拉瓦乔画作、古罗马时代碑文等艺术珍品。馆内亦藏有大量与亚洲相关的信息和文献,以保持“西方”和“东方”研究的平衡,建立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就中意文化异同与达·芬奇手稿具体内容等话题踊跃提问,傅马利教授做了详尽而充分的解答。活动在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图 殷晓秋 高新雅